We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By your continued use of this site you accept such use. To change your settings please see our Privacy Policy.
關閉

FIB線路修補

材料分析 (MA)

軟體

二手機台

MA-tek FTP

永續報告書

智財報告書

觀察樣品截面時,該如何選擇試片製備與觀察工具?

2021/01/10

半導體元件無論是結構還是缺陷的分析,試片截面的處理與觀察是不可或缺的技術

觀察截面能夠理解影響結構的製程因子,才能推論出造成製程缺陷的根本原因,不過試片截面處理的技術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裂片與研磨以外,還有其它的方式可以選擇,到底哪一種適合自己要分析的試片呢?

 

本篇文章就是對半導體元件的試片類型與分析考量予以分享,相信整篇文章看下來,對要用什麼要的分析工具就會有很清楚的輪廓囉!

 

 

首先我們要了解有哪些截面處理的儀器或技術可以運用,計有以下6種:

 

  • 裂片, Cleavage : 利用應力崩裂晶片,裂面會延著晶片最脆弱的晶格面斷裂
  • 研磨, Polishing : 將試片黏著於治具上,利用研磨機,手動或自動的方式研磨截面
  • 離子研磨, Ion milling : 又叫作 CP(cross-section polishing),為了讓截面更細緻,去除研磨應力所產生的裂痕與刮痕,利用離子束的方式再對截面做細修處理
  • 聚焦離子束, FIB : 利用離子束的方式對試片做小範圍的切割,再傾斜一個角度觀察截面
  • 電漿聚焦離子束, P-FIB : 原理同 FIB,但適合切割較大的範圍
  • 穿透式電子顯微鏡, TEM : 主要是以高解析度的影像觀察更細微的結構

 

上述6種方式,有些其本身代表了試片處理的方法,有些則是代表了觀察的機台,其處理與觀察方式可以以下表表示:

 

試片製備方式

觀察工具

 

裂片

OM, SEM

研磨

OM, SEM

CP

SEM

P-FIB

I-beam, e-beam (同SEM)

FIB

I-beam, e-beam(同SEM)

FIB

TEM

表一 6種截面處理與觀察的方式

 

 

 

晶片或封裝

半導體元件包含了晶片與封裝,都是可能的分析標的,在上述6種分析方式中,只有裂片和TEM是觀察晶片的問題,其它技術皆同時能應用在晶片與封裝上,TEM理論上也可以觀察封裝結構,但封裝結構一般是大尺度的,TEM應用的機率相對較低。

 

 

觀察範圍的大小

半導體製程結構尺度大至500um的BGA ball,小至5nm FinFET,不同的大小,就有不同的製備方法,各樣品製備技術建議的最大寬度與深度如下:

 

截面處理方式

觀察範圍

 

裂片/研磨

>1cm x 1cm

CP

800um x 600um

P-FIB

500um x 200um

FIB

100um x 20um

TEM

20um x 20um

表二 各截面處理方式所能觀察的範圍(寬度x深度)

 

 

定位精準度

在結構的分析需求中,有些是大結構,如bump,有些是重複性的結構,即同種結構重複N個,如memory、TSV等,如果純粹是結構觀察,或者是整體性的故障現象,在試片的定位上不需要那麼精準,那麼研磨,甚至是裂片便可達成,但如果是單一缺陷點的定位,就非得要FIB處理不可,因此是否需要精準定位是截面樣品製備最重要的考量。

 

截面處理方式

定位精準度

 

裂片

只適合大範圍結構

研磨

重複結構可達1um

CP

重複結構可達5um

P-FIB

0.1um

FIB

0.1um

TEM

TEM試片的製備以FIB來完成,且試片厚度包覆觀察位置,故無定位之問題

表三 各截面處理方式的定位的精準度


 

產生的artifact

所謂artifact指的是試片處理的過程中不希望產生的一個現象或效果,比如刮痕、髒污等等,有些可以避免,有些則必然產生,可以避免的需要靠謹慎的試片處理或建立試片製備的SOP來防止不必要的干擾,不可避免的則需要就現有影像做正確判讀,不讓artifact誤導了分析結論。

 

截面處理方式

artifact

 

裂片

此方法產生極的大應力,故嚴重且明顯的裂痕是可以預期的,只要裂痕不在觀察結構上,基本上還是可以接受

研磨

相較於裂片,研磨可大幅減少應力的影響,但多少還是會有,所以仔細觀察,仍可發現一些小刮痕,而對於脆弱的或軟的材質,也容易產生脫層之問題

CP

為了徹底消除研磨所產生的損傷,利用CP的細修效果可進一步削除損傷,獲得較平滑的表面,但離子束的使用會產生熱,比如膠類材質會有熱損傷之問題,因此在處理此類樣品時,要注意能量的設定

FIB/P-FIB

如CP的原理一樣,要注意切割時離子束對軟的材質的影響,另外FIB最常見的問題是刀痕(curtain effect),可採取適當參數來減少此影響

TEM

TEM試片由FIB來製作,所以也可能有刀痕之問題,除此之外,疊影與電子束所造成的損傷都是常見的現象,在影像判讀時需分辨清楚

表四 各截面處理方式所產生的可能 artifact

 

 

 

經過上述的層別分類,相信對試片截面的觀察選擇應該有更清楚的了解了!不過為了更深刻的體會,最後就用一系列的照片來展示說明吧!

 

SiC晶片經裂片後以SEM觀察junction profile

 

此為bump結構,左圖經研磨後發現黃框區域內表面坑坑疤疤,經過右圖的CP處理後,此現象便消失

 

FIB 範例,寬度約15um,常用來觀察晶片之結構與缺陷

 

P-FIB範例,此樣品從晶背切割,經過特別處理後觀察範圍達1000um,黃圈處為bump斷裂之現象 

 

 

此TEM試片大小僅僅 6um x 8um,觀察其薄層厚度更是奈米級的大小,原子像清楚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