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性量測
-
PEM-CCD
-
PEM-InGaAs
-
OBIRCH
-
Thermal EMMI
-
C-AFM
-
AFM-based Nano-probing
-
SEM-based Nano-probing
-
EBIC/EBAC
-
EBIRCH
How can we help you? Get in touch with us
PEM-CCD
技術原理 |
在 IC 故障分析的流程中,EMMI (又叫做 PEM, Photon Emission Microscope) 是非常基本且常用的故障點定位工具,傳統的 EMMI 是採用冷卻式電荷耦合元件 (C-CCD) 來偵測光子,其偵測波長範圍介於 400nm 到 1100nm 間,此波長相當於可見光和紅外光。
當半導體元件有過多的電子-電洞對產生,會因電子-電洞的結合而產生光子,或者元件的熱載子釋放出多餘的動能,會以光子的型式呈現,此兩種機制所產生的光子可被 EMMI 偵測到,所以舉凡接面漏電、氧化層崩潰、靜電放電破壞、閂鎖效應、撞擊游離、順向偏壓及在飽和區域操作的電晶體,可由 EMMI 精確地定位出亮點,進而推知積體電路中的缺陷位置,對後續的電路分析與物性故障分析有莫大的幫助。
機台種類 |
HAMAMATSU PHEMOS-1000 |
分析應用 |
會激發光子的缺陷 |
- P-N 接面漏電或崩潰
- 因開路或短路而誤動作的電晶體
- 閂鎖效應
- 閘極氧化層漏電
- 細絲殘留的多晶矽
- 矽基底的損害
- 燒毀的元件假缺陷 (正常操作即會激發光子)
假缺陷 (正常操作即會激發光子) |
- 浮接狀態的閘極
- 飽和區操作中的 BJT 或 MOSFET
- 順向偏壓的二極體
偵測不到光子的情形陷 |
- 光激發位置被上方層次擋到
- 埋入式的接面
- 大面積金屬線底下的漏電位置
- 電阻性短路或橋接
- 金屬連接短路 (有時仍會被 EMMI 偵測到)
- 表面導通路徑
- 矽導通路徑
- 漏電過小 (<0.1uA)
|
聯絡窗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