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發光二極體產業在台海兩岸蓬勃發展,台灣製造生產的化合物半導體磊晶晶片產量,高佔世界總產量的七成以上,其中以白光應用的氮化鎵/氮化銦鎵(GaN / InGaN)磊晶層長在藍寶石(Sapphire, Al2O3)晶片上是為主流。
下圖 (a) 是GaN / InGaN的多層量子井結構 (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的TEM影像,通常其厚度都只在20-30 Å / 60-70 Å之間,需要在特定的晶軸方向,如 (b)所示,方能顯現出最佳對比;但是低倍率影像(a)的繞射像對比(Diffraction Contrast)似乎比較有利於厚度的量測;在原子影像(c)的相對比(Phase contrast),反而不易定量的作厚度量測。
白光LED的量子井多層狀結構 (a) 低倍率TEM影像;(b) 晶軸為: [ ]的電子繞射圖 |
(c) 高解析原子影像 (HREM) |
因為LED內量子井層狀磊晶層的厚度只有20-30 Å,其成份鑑定在傳統的SEM/EDX分析無法做到,TEM/EDX因電子束斑(probe size)可以聚焦到1 nm以下,因此非常薄層的成份鑑定變得容易多了。
2010年以來,設備廠商改善了電子槍(FE-Gun)的發射效率,同時製造了EDX接收器的面積到100 mm2以上,甚至可以同時加裝四組偵測器在TEM主槍體四周,因此EDX的成份偵測效率大幅提高;我們以同樣的白光LED量子井(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和超晶格(Superlattice, SL)分析為例,下圖即是用最新型機台分析的結果。
在下圖(b)中,我們看到MQW全成份的Ga和N,可以維持在良好的近於50對50的化學平衡比率(Stoichiometric ratio),而次要成份的Al和In的元素比例接近1-2 %,這是傳統EDX的偵測極限。
在(c)中,我們更進一步的鑑定超晶格(Superlattice, SL)的次要成份In,在這個範例中,我們做到In比例在0.5 %以下,這已突破過去的EDX分析極限,可以和Auger分析能力相比擬。
白光LED量子井(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和超晶格(Superlattice, SL)TEM / EDX的成份分析 (a) TEM / STEM影像進行EDX直線掃描成份變化 (b) 量子井 (MQW) 內,Al、In、Ga、N的成份比例變化圖 (c) 超晶格 (SL) 內,In、Ga、N的成份比例變化圖 |
在過去 TEM/EDX 和 SIMS 的偵測極限相差非常大,實在不易相提並論;現今因儀器系統的精進和數據處理軟體的發展,兩個分析技術在LED磊晶的主成份分析上得到非常好的關聯性。
我們將兩套技術分別應用在多層量子井的分析上,如下圖所示,鋁和銦的成份變化有非常好的一致性,對於週期性的多層量子井的解析度不相上下,甚至於對深層的鋁層鑑定,因為TEM/EDX是對橫截面試片直接作線形掃描,更是免去了SIMS縱深分析會有濺蝕彈坑(Crater)造成的側壁效應(sidewall effect),在深度底層的厚度量測上更準確。
利用不同的解析方式來比較元素分佈的特性 (a) TEM/EDX 線性掃描 (b) SIMS 縱深分佈圖 |
TEM/EDX和SIMS的分析數據,以電腦軟體分別輸出後,再做個別元素一對一比較,可以看出TEM/EDX分析與SIMS分佈有非常完美的對應 (a) Al 元素, TEM/EDX 線性掃描與 SIMS 縱深分佈圖 (b) TEM 明場像高倍率照片 (c) In 元素,TEM/EDX 線性掃描與 SIMS 縱深分佈圖,兩種分析法有完美的一致性 |